-
2025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福州启幕 数智赋能华媒共探文明传播新范式
2025-10-14 13:24:02
环球周报 宋倩
10月13日,以“数智赋能华媒 创新驱动变革”为主题的2025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在福建福州开幕。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年度华文媒体盛会,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中央和福建当地6家媒体的10位从业者,共同聚焦数字时代华文媒体的“破圈”与“扎根”。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华文媒体自近代起便是侨胞联结故土、传播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据《世界华文传媒发展报告(2024)》显示,当前全球华文媒体已超4000家,“海丝”沿线国家占比达62%,但数字时代的传播碎片化、文化适配性不足等问题,成为华媒扩大影响力的关键瓶颈。本次论坛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探索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路径。
开幕式上,马来西亚常青集团执行董事、马来西亚世界华文媒体集团主席张聪致辞:“从古代商船载着瓷器与典籍远航,到如今短视频、VR让侨乡文化‘秒达’全球,海丝的文明纽带从未中断,只是载体在数智化浪潮中迭代升级。”
波兰《环球周报》社长陈彪结合实践,以“华媒出海的数智转型与文化锚点”为核心分享:“作为扎根欧洲的华文媒体,我们见证了‘数智化’让华文传播突破地域边界——如今波兰读者通过短视频能实时看到福建茶企的直播,而我们的AI多语种编译系统,能让闽南文化报道在30分钟内同步译成波兰语、德语。但技术是‘帆’,文化才是‘锚’:去年我们策划的‘海丝侨乡寻根’系列,用VR还原福清侨宅的‘四扇厝’建筑细节、侨批等老物件,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让海外三代侨胞‘触摸’到家乡记忆,单篇阅读量突破20万。
华文媒体的‘新’,不是抛弃传统,而是用数字工具把‘根’扎得更深。建议全球华媒共建‘海丝文化数字资源库’,将侨乡非遗(如福建莆田木雕、泉州南音)和家族侨史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内容——当华媒从‘信息传递者’变成‘文化连接器’,才能真正让世界读懂‘有温度的中国’。”
论坛平行分论坛中,与会代表围绕“数智工具适配不同文化圈层”交流:东南亚华媒代表提到,以当地流行的“短剧情”形式,将妈祖文化故事转化为微短剧,在印尼、泰国社交平台播放量超500万次;中东华媒通过AI技术,将中医养生知识转化为符合当地宗教习俗的科普内容,实现文化传播“在地化”。
本次论坛后,华媒代表将赴莆田调研——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莆田既有妈祖文化等世界级非遗,也有“侨乡+数字经济”新实践,这些素材将转化为“数智化传播案例”,纳入全球华媒共享资源库。业内专家表示,此次论坛是对“海丝精神”的当代诠释:华文媒体正以数智为翼,让千年文明纽带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