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头条
波兰
中国
国际
经济
港澳台
名人访谈
文化旅游
福建侨报
中俄专栏
视频
首页
>>
中国
>>
查看详情
乌英芦笙队又夺冠
2025-08-25 11:12:10
香港大中华通讯社电
在今天(
8
月
25
日)凌晨
1
点多钟结束的培秀下屯、南西“庆丰收迎国庆”芦笙比响抢牛大赛中,乌英青年芦笙队过关斩将,从
170
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又一次夺冠,牵走一头牛,扛走一壶广西公文包(米酒)。因为在
2023
年,也是在这里,他们从
200
队芦笙队的比拼中夺得冠军,牵走一头牛。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培秀村,座落在元宝山蓝屏峰下,以其闻名遐迩的情侣松和独特的田园风光以及便利的交通深受邻近县乡村芦笙队的喜爱,因此,每次在情侣松下进行芦笙比响活动都有超百队的芦笙队参加。“这里搬运芦笙方便,有河滩、河岸和风雨桥以及宽阔的地方停车摆摊”龙令队的领队“老肥(微名)”一语道破天机。
这位“老肥”领队,的确是员“福将”,在决赛阶段,在五个队争七至十名的抽签中,龙令队得空号(坐庄号)第二轮决赛三个队争七八九名次抽签,又是空号,稳稳“坐八争七”,两次空号虽然让队员们抽得了两竹筒(
2
斤多)的广西公文包(米酒)却让龙令队避开了两场体力比拼。
无独有偶,乌英青年芦笙队的队长梁前,不但把队员们的爆发力、耐力训练得相当到位,也把几首传统的芦笙曲发挥得“妙妙”的,在三个队争抢前三名的抽签中,抽中空号,可谓
"
实力
+
运气
"
双加持。对于指挥台奖给的一竹筒米酒,在一阵阵“呀呜”“呀呜”声中,一帮队员轮番上阵,权当饮料。
“我们的秘诀不只是运气。而是耐力+技巧”乌英队队长梁前介绍,为备战此次大赛,队员们提前数月强化训练,既打磨爆发力与耐力,更将《迎宾曲》《丰收调》等传统芦笙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实,在进入前十名的比赛中,好几个芦笙队的队员就佩服地说“培秀苗寨情侣松这个地方就是乌英芦笙队的福地,他们的芦笙太响了,经常是
10
比
0
压倒对方”。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乡侗寨,村民特别钟情于芦笙,因此,每次芦笙比响大赛,无论是比赛现场还是一两公里外的评委现场都有一帮直播达人现场直播,作为苗侗同胞的
"
文化密码
"
,芦笙比响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维系族群情感的纽带。大赛现场,除了此起彼伏的芦笙曲,还活跃着十余位直播达人
----
他们架起手机,将精彩画面实时传递到十里八乡;围观的村民们则挤在屏幕前,为喜欢的队伍呐喊助威。
"
现在村里年轻人在外打工,但只要芦笙一响,直播一开,大家都会守着手机看。现场的观众或是队员也通过手机观看比赛和评分情况……这,也正好回答了读者“干嘛那么喜欢芦笙比响活动”?
本次比响抢牛大赛,第二至十名的芦笙队获奖一头大猪和一壶广西公文包(米酒)。
记者
老付
特约记者
保歌
责任编辑
莫家富
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