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头条
波兰
中国
国际
经济
港澳台
名人访谈
文化旅游
福建侨报
中俄专栏
视频
首页
>>
文化旅游
>>
查看详情
我悟出的2024年7大謊言
2025-01-04 17:10:54
時間
·
運動
第一,時間都是假的,運動才是真的。
之前,每到年底時,我會無法自控地焦慮,不管這一年自己幹得好還是不夠好。
焦慮的原因,是恐懼時間又過去了一年,自己又老了一歲,明年是柳暗花明還是山窮水盡,不敢想像。
但今年,我不再焦慮。
因為我悟出了一個真相——
時間,都是假的。
宇宙是沒有時間的。
時間和文字一樣,是被人類創造出來解釋宇宙的概念。
目的是,方便普羅大眾記錄溝通,方便統治階層管理教化。
不創造“時間”這個概念,人類會在各行其是中陷入各過各的。
有了“時間”這個概念,人類就會在被規劃被馴服中,按照“時間”去工作、忙碌、放假、睡眠。
一旦意識到:
時間,是一個被創造的概念,是一種馴化眾生的“時間相”,不是宇宙的根本。
內心的焦慮,就減少了很多
-----
不在乎時間,只活在此刻。
那宇宙的根本是什麼?
宇宙的根本,是運動。
是各類天體道法自然的運動,是地球圍繞太陽轉,轉到光明處便有了白天,轉到黑暗處便有了黑夜。
是我在這條街走,你在那條街走,我們走向一處就會相遇,我們走向兩處就會失散。
運動才是真的,時間都是假的。
一旦意識到時間是假的,我們就會擺脫歲月、年齡的恐懼,過去、未來的執著。
沒有歲月和年齡,只有從出生、成長到衰老的運動。
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執念,只有從一種境遇到另一種境遇、一種心念到另一種心念的運動。
恰如《了凡四訓》中所言: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既然只有運動,一切都在運動,一切都是運動,一切都不可控,那人生唯一可用可享可愛的,唯有當下。
唯有當下這一刻的思考、行動、達成、所得、所悟、所有。
當下是
1
,其他都是
0
。
曾經再璀璨的名利是
0
,未來再誘人的噱頭是
0
,唯有當下沉實地活著是
1
。
如此,還有什麼好焦慮的?
過好當下即可。
問題
·
自性
第二,問題都是假的,自性才是真的。
“問題都是假的”。
此言一出,必定會得罪很多人。
問題怎麼可能是假的呢?
“我”被學業問題、婚戀問題、養育問題、養老問題、工作問題、人際問題、生存問題……
諸多問題緊緊束縛,十面埋伏,負重前行,不得喘息。
這些,都是切切實實存在的,怎麼可能是假的呢?
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
我甚至長久跋涉於這些外在困境裡,眉頭緊鎖、步履沉重。
但現在,我漸漸悟出:
這些所謂的“問題”,本質上是活著的一部分,是生而為人的日常,是今生今世必然的承受。
區別在於,我們以怎樣的自性真心,與之對話。
我們焦灼、排斥、崩潰、絕望、動盪,這些問題就會在混亂能量的錯亂中,如高山鴻溝,日益顯現,逐漸疊加,甚至把我們壓垮。
我們平和、接受、質樸、清澄、沉穩,這些問題就會在有序的能量輻射中,自動弱化,逐一解決,直至與我們和平共生。
問題,是我們自性顯化的能量的投射。
心性狹隘,能量孱弱,問題就強悍。
心性遼闊,能量飽滿,問題就消弭。
故,先賢曰: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成敗
·
體驗
第三,成敗都是假的,體驗才是真的。
以前,我曾是個特別害怕失敗的人。
猶如很多出身貧寒的人,我最恐懼的就是被貼上“失敗”的標籤,一腳被人踹回原形。
為了維持自己“混得還不錯”的人設,我拼盡全力去奔赴更好的人生。
直至有天,我發現:
成敗都是假的,人生唯一珍貴且重要的,只有體驗。
少年時遭遇的不公,青春時愛戀的憂傷,盛年時工作的選擇,中年時辭職的決心,當下養育的得失……
都不過是體驗而已。
這些所有體驗疊加在一起,共同鍛造出當下的這個“我”。
拆除任何一段體驗,都不可以。
恰如芥川龍之介的那句話:
“刪除我一生的任何一個瞬間,我都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
好的事情,流經我,讓我體驗珍重與感恩。
壞的事情,流經我,讓我體驗無常與疼痛。
一切,不過流經我,讓我得到滋養和豐盈。
除此之外,沒有更多。
評價
·
內核
第四,評價都是假的,內核才是真的
。
和很多人一樣,曾為討好型人格的典範,我是個把外在評價看得極重的人。
別人說我好,我就很開心;別人說我差,我就很哀怨。
這一兩年,我漸漸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也言行一致地踐行了這個常識:
你眼中的你,不是你;
別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
你眼中的別人,才是你;
別人眼中的你,也是他自己。
這個踐行,大大減少了我的內耗——別人的善言或惡語,說的都是他自己;也緩緩培育了我的善意——我對別人的善言善語,都是對自己的歡喜。
覓得“一切評價都是內在智識的投射”後,我對任何評價免疫,卻對智識更加孜孜以求。
人生唯一緊迫的任務,是拓展並深化內在的智識。
因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內在智識的顯化。
所以,你自己好不好,從來不取決於外人的講述,而取決於你自己的內核。
你的內核是什麼樣,你看世界就什麼樣。
概念
·
生活
第五,概念都是假的,生活才是真的。
2024
年有很多新概念,像什 麼“
AI
”“
IPO
”“高能通訊”“無人駕駛”……
不否認這些概念背後技術的革新與迅猛。
只是,站在高維看現實喧囂和概念炒作,就會明白:
地球都是宇宙中一粒塵埃而已,人類發明的一個或
N
個概念,又算什麼。
我們太多人,被網路上各種概念化資訊,塞滿填滿日常生活。
沒有時間回到真實生活裡,耕耘自己的土地和莊稼。
因為我們長久地活在概念裡,離開網路後,總是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悲哀。
網路一代匱乏的不是情感,而是鮮活而具體的生活。
鮮活而具體的生活,是離開虛幻和臆想,走進人群和自然,看到落雪與梅花,見到鄰居與保安,在家門口小飯店與故人重逢,絮絮叨叨分享近況後,去超市買東西對售貨員說聲“謝謝”,回家走到電梯口幫老人孩子拿東西……
是在細微當下的生活裡,播種善意和美好。
是不必懂大資料,也能過好小生活。
而不是,每天沉浸網路上搞對立和分裂。
執著
·
放下
第六,執著都是假的,放下才是真的。
前些天看新聞。
看到一個父親陪讀初中的兒子學習,孩子寫完學校作業,父親還要給孩子額外佈置更多作業,孩子完成的結果非父親所願,父親竟然突發心梗差點死去。
孩子被困在父親的執念裡,父親被困在自我的執著中。
人生諸苦,概莫如此:
執著於愛情,就為情愛所困;
執著於親情,就被血脈所傷;
執著於婚姻,就被冷暖所縛;
執著於功名,就被評價所扼;
執著於攀比,就被妒忌所蔽;
執著於風光,就被虛榮所害……
你將執念投射給什麼,就被什麼所困,就因什麼所苦。
破執,放下,才能離苦得樂。
如何才能放下?
講個小故事。
老和尚帶著小和尚出遊遠行。
他們來到了一條湍急的河邊,碰見一個年輕的女子。
女子要去河對岸辦事,沒法過河,顯得焦急崩潰。
老和尚走到女子身邊,雙手合十:“讓我背你過去吧。”
於是,老和尚背著女子,一行三人,涉水而過,抵達對岸。
分別之後,小和尚一路上都心神不寧。
過了半天,他實在沒能忍住,就問老和尚:
“師父,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麼能背年輕貌美的女子過河呢?”
老和尚愣了一下,微微一笑說:
“哦,你說剛才那位女子嗎?我早就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背著嗎?”
小和尚羞愧難當,瞬間頓悟何謂“放下”。
佛曰:
放下,就是做事時,心意誠誠,言行恭恭。
做事後,內心坦蕩,念念無生。
放下,是每個當下問心無愧,每個此刻歡喜慈悲。
外相
·
修行
第七,外相都是假的,修行才是真的。
2024
年,是難捱的一年,很多人在困境重重中,苦於外相,動盪不安。
舉個典型的例子
-----
認識多年的老友,左右衝突中厭倦雞肋工作,憤而辭職,在家躺平。
一開始感覺很爽,每天都是睡覺吃飯刷劇,在我行我素中做自己。
但久了覺得無聊,在時間荒蕪中陷入恐慌,她又出來找工作。
幹了一段時間後,又被各種剝削綁架激怒,又開始討厭同事和老闆,又產生辭職的心理……
如此周而復始。
這就是“牛馬困境”:
在職場當牛馬時,想辭職躺平;
辭職當鹹魚,又想回到職場當牛馬。
我當年在體制內工作時,一心想自己做事,自己做事承受各種勞累後,又想念體制的庇佑。
直到這兩年,我逐漸開悟:
“牛馬”或“鹹魚”,“體制內”或“體制外”,“當員工”或“當老闆”,都是外相,都是假的。
糾纏於外相,無法得到救贖。
真相是:
無所謂牛馬鹹魚,無所謂老闆員工,無所謂體制內外,只要我們懷揣一顆赤子之心,不計得失地去做事,就會心想事成天地寬。
修行,就是心無旁騖地把自己投身到外相中,去錘煉,去體驗,去打磨。
借假修真,不計得失,才是真修行。
真修行,不是遠離紅塵是非,躲開生存職場,逃避人際連結。
真修行,就是投入到滾滾紅塵與攘攘當下,以平常心做平常事。
以平常心,做平常事。
像先賢,像父輩,像老農,像工匠,像春花,像冬雪。
像我家兀自生長的植物,忘記時間,放下妄念,沒有分別,活在當下,體驗光影,順應時節,道法自然。
如此,可得清涼和自由。
謹以此文,致敬每個走過
2024
年的人
。
(劉娜)
責任編輯
莫家富
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