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头条
波兰
中国
国际
经济
港澳台
名人访谈
文化旅游
福建侨报
中俄专栏
视频
首页
>>
今日头条
>>
查看详情
凝聚华媒力量 传播时代强音 世界华文记者协会召开第一次理事会
2025-05-19 15:16:10
华通社香港电
5
月18日,世界华文记者协会第一次理事会在香港美基工业大厦20楼召开,为分散五大洲的华文媒体构建专业网络、以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基础。
出席本次理事会的领导有:世界华文记者协会主席陈彪,创会主席陈捷、翁强。常务副主席曹祺锋、杜国灵、黄少麟。执行副主席王彬,
副主席陈佳立、陈金、于捷明、陈琪、黄旭、林金满、林水云、刘伟凌、吴颖红、薛炳爱。副主席兼第二副秘书长熊小妹,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陈淑兰,会务顾问:张炜杰博士,名誉顾问梁志勇、顾问郑乐坚以及一众嘉宾。
创会主席田长友因公在外地特意请假。
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陈淑兰担任主持人。
欣闻世界华文记者协会成立并于5月18日召开第一次理事会,中国台湾新民党、波兰福建商会、波兰浙江商会、凤凰新闻社、北京呈龙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侨联青年委员会、欧洲华文电视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意大利对华友好协会、意大利吉利集团、意大利中意青年联合会、菲律宾皇家国际狮子会、福建省海峡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华关公文化全球联合会、澳门福州总商会、澳门头条等单位(团体)发来了贺信(贺电)。
创会主席陈捷对新修订的《记者培训和记者证管理》进行说明。
常务副主席曹祺锋介绍了协会初步修订的《记者奖惩机制》其目的是提出行为规范、保障记者的权益等。
执行副主席王彬主持了当天的理事会,并在会上作了财务工作报告。
副主席兼第二副秘书长熊小妹在当天的理事会上介绍了协会秘书处的架构和规划。
华文媒体承载着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创会主席、澳门头条董事长翁强在致辞中向所有为推动华文媒体发展付出心血的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华文记者始终坚守传播中国好声音,凝聚华人力量的使命,在异国他乡,她为华人华侨传递家乡信息,抚慰思乡之情,在国际舞台,她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读懂中国。在杂音与偏见并存、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以专业客观的报道维护华人的权益,讲好中国故事与海外华人奋斗的故事。同时希望大家携手合作,整合资源,构建更强大的全球华文媒体网络,增强行业的凝聚力,以世界华文记者协会的成立作为新的起点。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共同书写华文媒体发展的新篇章,为全球华人打造更温暖的精神家园,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磅礴的媒体力量。
作为世界华文记者协会会务顾问的张伟杰博士,担任着一带一路华商联谊总会的执行会长,在当天的理事会上感受到了华文媒体人的专业实力和世界华文记者协会的时代魄力,在香港这个中西交融之地搭起文化传播的桥梁,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注册的华文记者协会恰逢其时,既能为分散在五大洲的华文媒体构建专业的协作网络,也能以东方视角解读世界,以国际语言讲述中国好故事,又能应用国际通行的传播规则,让真实,多元的中国好声音穿透地域隔阂。他期待着世界华文记者协会成为华人社会的黏合剂、文明互鉴的翻译官以及和平发的传声筒,动员各地华商的力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共享商机、共谋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世界华文记者协会陈彪主席向参加第一次理事会的人员简要介绍协会申办的艰辛历程后表示:协会的使命是「监管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同时「为华文媒体行业孵化青年人才」,在红线范围内用三个创新模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
陈彪主席发表了题为《凝聚华媒力量传播时代强音》的主旨演讲。重点强调协会未来培训体系的规划与愿景,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革新的时代,我们希望打造一个
「伦理为锚、技术为帆」的创新教育平台
,培育兼具全球视野、技术敏锐度与道德底线的行业人才。
我们的课程规划分为
短期目标
与
中长期目标
,涵盖媒体伦理、职业安全、媒体技能培训、国际传播与企业出海与AI应用等五大领域,并采用
模块化设计
与
混合式教学
,确保学员能阶梯式成长。
短期目标是,我们计划在半年内先集中精力将两个基础课程规划好,并按照社会的需要和实践的反馈调整课程内容。课程是我刚提到的两个颁发记者证必修的基础课程,这是目前理事会和培训组最重点的工作。
中长期目标是,在两个课程上轨道后,就可以开始发展规划其他课程了,目前的展望是将推出
短期认证课程(少于一年的课程)
与
长期资历课程(1-2年课程)
,分为两大方向: 第一方向是技术赋能,让学院们驾驭媒体变革,涵盖
写作技能、剪辑技能、摄影技能、多媒体制作、AI工具等等。
第二方向是内容思维(如“说好中国故事”),课程涵盖:文化禁忌与风险规避:分析海外受众偏好,例如中东地区的宗教敏感点、东南亚的文化差异。
跨境传播实训:与国际媒体合作,开展跨国采访项目,培养学员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化落地能力。
除了上述两个方向,我们还计划一些实战演练,如通过「危机沙盘推演」模拟网络暴力场景,让学员沉浸式体验记者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为实现「新时代媒体人才孵化基地」的愿景,计划采用三大创新模式:
一是混合式教学平台
在线课程
:搭建互动学习平台,提供AI辅助的个性化学习路径;通过短视频普及法律与安全知识。
线下实训
:与媒体共建实习基地,推行「一对一行业导师制」,让资深记者手把手传授实战经验。
二是沉浸式技术应用
VR/AR
场景模拟
:例如战地采访的虚拟演练、网络攻击的防护实操,让学员在安全环境中掌握高风险技能。
AI
反馈系统
:实时分析学员作品,提供数据驱动的改进建议(如标题吸引力、受众覆盖率)。
三是产教融合生态
政府与企业协作
:争取政府资历架构认证,推动课程与行业标准接轨;联合企业开发「精准投放」「跨境合规」等实战模块。
陈彪主席
坚信,未来的媒体人必须是
「多面手」
——既能坚守伦理底线,又能拥抱技术变革。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世界华文记者协会将以
「全球视野、技术赋能、道德为基」
为舵,通过阶梯式课程与创新实践,助力每一位学员成为
「有底线、有远见」
的媒体人才。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专业的视角传递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记者 黄旭 刘伟凌 曹航繁
责任编辑 莫家富
首页
一键拨号
联系我们
会员中心